【篇一:不要忘记的事情】
前几天,表哥的一席话,突然对我有了很深的启发。
当他说我这个年纪,重要的是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只去关心经济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因为受到很多人的影响,而忽略了自己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是的,表哥说应该永远都不要忘记“努力”这两个字。无论你是处于怎样的情况里,都不要忘记去努力,然后拥有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你才是值得骄傲的。
有一次和一位长辈聊天,他觉得我们年轻的一代,总是喜欢在舒适区停留,不愿意多的付出,这样是很不利于我们的发展的。的确,大家似乎都想要图的安逸与简便,但是,也有很多人严格要求自己,获得了不小的成就。我们不可否认,一代人拥有一代人的弊病,但是无论是怎样的时代,总有人出类拔萃。原因就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所以,我害怕虚度光阴,因为它是可怕的懒惰的后遗症,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当然谁也没有必要要求一个,喜欢自由自在的人,去过被束缚的生活。所以,所讲的努力,并不是去争夺,大家都去争夺的东西,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并且自己需不需要。起码生活应该不忘积极和乐观。
【篇二:观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有感】
写这篇影评之前,看了很多有关网上的评论,有人站在法律的角度一一陈述了影片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其内涵,也有人针对信访制度展开了深刻探讨,自然评价有好也有坏。其实,一部好的电影在收获高票房之外想要获得好的口碑,在演员的高颜值和精湛演技之外,是否能引起观众共鸣便成了影响观众印象深刻的重要因素。如果说青春爱情类影片能够勾起你对美好青春的回忆和对爱情的感慨,那么揭示社会现象的电影则更能够引起人们注意和反思,或吐槽,或共愤,更多的还是无奈,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残留的社会弊病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整改的,而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愈演愈烈的一些“潜规则”更是让人捶胸顿足却又手足无措。
由著名作家刘震云及知名导演冯小刚联手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人李雪莲因为丈夫一句误会,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而开始的二十年艰难上访的故事。说真的,影片中所涉及的信访制度的确与当下社会现象联系密切,并且引起人们对此关注,但由于编剧导演并未深入基层体验观察,所以影片虽然勉强将这个故事完整流畅的讲完,却存在诸多弊病和缺陷。
从演员的角度来讲,自毁形象去演一个生活贫困的农村妇女确实精神可嘉,但演技明显有些生涩,反而张译、大鹏等配角更加出彩,可见诸多奖项加身并不能代表你就是一个好的演员。
【篇三:简单与复杂】
“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之中,探春显得那样特别。虽为庶出却精明能干、办事练达,而其在兴利除弊的改革中所体现出的对简单复杂间的平衡更是令人叹服。
凤姐有疾无法理事,园中琐事繁多,人心叵测。无数只眼睛都盯着探春这未出闺阁的年轻小姐,她又怎会不知园内事事复杂,牵涉种种。
就如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二两银子,却往往“钱费两起,东西又丢了一半”。细细查来,人员繁多,买办的私心和利益纠缠不清,贪污严重,这是难以处理的弊病。若是常人来处理,必会为其中的复杂内情搞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想出各种花招费尽心思以求解决。
可探春却不是常人。
“那就都省了吧。”她说。
好一个精明果敢、删繁就简的“省了吧”!简简单单的三字轻描淡写,却将一切问题消灭殆尽。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魄力——其中的纷繁复杂我不去纠结,我只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将一切不必要的琐碎之物一概省去,将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探春深明其意。
而承包园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只需挑几个人,划几块地就可以解决。可这时,探春便又体现出她那精益求精的品质。
单看挑选负责人,便可知其真是玲珑心思、八面通透。
善管竹子的管竹子,善种地的负责田地。如此了解仆人所长,将每个人用到点上,这不是简单的事情。细化规定,调动人员,调节收益,更是无一处不细致入微。
正是这样一种把简单事做复杂,追求细节、精益求精的品质,才不会让贾府再留下新的弊病。也正是探春的这种品质,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众人心服口服,上下听从指挥,从而达到兴利除弊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探春,无愧于曹公“才自精明志自高”这七字的称赞。
可惜啊,探春!纵使精明如你,也改写不了贾府大厦将倾的事实,最终也只落下个远嫁他乡的结局。但是,即便如此,你于简单与复杂之间的巧妙周旋,你的删繁就简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却令无数读者为你折服,铭记住你这位集才情与智慧于一身的美丽女子。而你也最终成为红楼梦中璀璨的一笔,在文学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篇四:电脑的弊病】
现代科技发展迅猛,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病。
电脑带来的便利有不少。电脑可以让人们不必为买什么东西而烦恼。以前买其他地区的东西很麻烦,现在只要打开电脑,进淘宝网或者什么网就可以看到很多商品,看到中意的,用支付宝买下来,邮寄过来就可以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电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不少。电脑可以让人们不必为买什么东西烦恼。
现在小孩子们最喜欢玩网络游戏。这玩游戏就像吸毒一样有瘾。一天不玩就心痒痒,就算在学校里上课也还在想着玩电脑游戏,魂丢了似的着了迷。我还听说过一则新闻:一名高三学生在一家网吧玩游戏时不幸猝死,这名学生经医生鉴定是典型的因过度兴奋而引发心脏病的死亡。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就说我,我在四五年级时手握鼠标就忍不住要点开游戏。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视力会急剧下降,就拿我们班,三分之二的人戴眼镜,社会中十人便有六人近视。
现在人一有什么难题就上网查。有些人做作业简单的就做,稍微题目一点难就查,完全不动脑筋,会让人越来越笨,这又是电脑的一个弊病。虽然电脑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有的人因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人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有的人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这是电脑的弊病。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电脑也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利弊都不少。
【篇五:从文化节目中汲取营养】
曾经,我们热捧选秀节目,得到的是精神的荒芜;如今,我们观赏文化节目,得到的便是精神的富有。从前,我们曾醉心于《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我们得到了什么呢?不过是多年后的淡淡一笑,笑多年前的自己太过太天真。如今,我们爱上《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节目,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得到的是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和个人精神的丰腴。因此,相对于娱乐节目,我们何不从文化节目中汲取营养呢?
文化节目有助于我们发现自身的弊病,有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一个“癞蛤蟆”难倒了七成成年人,而我们的参赛选手,不仅字迹工整美观,他们的汉语词汇量还让人们大吃一惊。这不就让我们发现了自己提笔忘字的弊病了吗?为了不输给小选手,不是越来越多人去关注汉语,去练习书法了吗?因此,整个社会也会从过去单纯地追求节目的娱乐效益捩转到如今更关注节目的文化效益。我们也会摆脱过去以外貌和声音作为审美标准,开始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新时尚。在文化节目中,我们能汲取的不只有这些,还有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效用。
中华五千多个春秋之中,能亘古不熄的,唯有文化之火。昔时秦皇汉武,纵有名震天下之威,而今安在哉?昔时太宗贞观之治,纵有政治清明之誉,而今安在哉?昔时南北二宋,纵有经济繁荣之名,而今安在哉?而今我们所能领略的,唯有自先秦诸子以来的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唯有华夏五千多年灿烂而悠久的文化。没错,如今的中国,GDP的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二,相对于革命年代,我们的物质文明已是大步发展,可精神文明呢?我们却停滞不前,甚至还有所倒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靠的不是GDP的总量,一场战争就足以使一个富裕的民族变成贫穷落后的战败国。唯有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力的国家才能永远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不断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身上肩负着的,便是这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使其运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另一方面,我们更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之火亘古不灭。《易经》中有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我要说,文化,使民族自强不息。
唯有把握传统文化的底蕴,从优秀的文化节目中汲取营养,我们才能展望美好的未来,我们才能让世界为我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