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带着微笑出发】
微笑是开在脸庞的花,给予人美的享受;微笑是心灵在问好,给予人心的温暖;微笑是美好的开端,给予人胜利的信心。带着微笑出发,定能看到世间最美的阳光。
“妈妈,如果这次钢琴考试我考不好怎么办?”我用哀伤的眼神看着母亲,母亲眼里闪过一丝失落,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向我心灵深处。“没事的,妈妈相信你的能力,不管结果考的好与不好,你都要相信自己,有了信心就会多一份力量。”妈妈坚定的话语,让我充满了了自信,脸上又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带着微笑出发,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力量。
“叔叔,你可以帮帮我吗?”我焦急地向路人寻求帮助,却换来他人的无视。明媚的阳光,照亮了街道上每一个角落,却照亮不了我的心。与妈妈走散已经有半个多小时了,我独自在街上失魂落魄般走着,用焦急的眼神四处寻找妈妈的身影,此刻的我早已疲惫不堪,只好坐在街道边默默地看着来往的人群。天渐渐地黑了下来,看着回家的人脸上露出的笑容,不知不觉两行热泪从眼角滚了下来,打湿了我的外套。突然一声温柔的话音,从我耳边响起:“小妹妹,你是找不到家人了吗?”我抬起头,只见一个青年正站在面前用关切的眼神看着我,瞬间我像溺水的人找到了救命稻草般急切地说:“哥哥,你可以帮助我吗?我和妈妈走散了。”然后,我用祈求的眼神看着他,生怕他拒绝。他对我笑了笑拿出手机问:“小妹妹,你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他的话语和笑容仿佛就是一道阳光冲破云层直射我心灵深处,让我全身充满了温暖。妈妈接到电话很快就找到了我,并再三感谢那位青年,我也以微笑的方式对青年表示真诚的感谢。
带着微笑出发,多一份感动,多一份感恩。
带上微笑一起出发吧,他将会是你一生旅途中最好的伙伴。
【篇二:期待的眼神】
在我印象中,你一直是一个严厉的人。四年级一次考试,作文被扣了二十分,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一脚踢开了办公室的大门,想和你理论。你却平静地给我解释:“你看,作文要求你写两件事,你只写了一件。还有……”
此时,我无意中撞到了你的目光。你的目光宁静祥和,就像潺潺的小溪,就像飞溅的清泉,不仅流淌在我身上,更流淌在我心底。从你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一种对我成材的期待。
后来,我好像总是活在你的目光中。当我寂寞孤独时,眼里闪出你的目光,顿时热血沸腾;当我迷惑不清,犹豫不决时,眼里闪出你的目光,总能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天黑时,我仰望星空,忽然感觉你的眼睛就像一颗星星一样,关怀着我,期待着我。
过了几个月,又到了期末考试。我彷徨不安地走进考场。这时,我又在大门旁边看见了你。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一阵风吹来,你那乌黑的亮发随风舞动。以前总觉得你不好看,今天才发现你格外美。除了外表美,还有心灵美。
考试时,我奋笔疾书,无意中看到你站在窗外,向我们微笑,神情自然地流露,眼神中充满期盼与信赖。
我继续答卷,此时,一股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全身。那期待的眼神将永远激励着我,那期盼的眼神将永远陪伴在我身边。
【篇三:有这样一个人】
一头精干的短发,一双写满“坚定”的眼神,一口不太标准却又干脆利落的普通话。这,就是我们雷厉风行的新数学老师。
她姓石,自身便带着一种强大的气场,让我一瞥见就有些不寒而栗。
开学已有三两个星期,我对她,也多多少少了解了几分。因此,上她的课,我从不敢懈怠。
“请同学们走进教室……”预备铃刚打响,石老师就捧着计算测验卷,大步流星走向讲台。“十五分钟新课,二十分钟练习,十分钟评讲上周试卷,认真听。”短短二十来字,便把一节课的计划安排得清楚了当。
课堂正式开始了,没有过多琐碎的序幕,一切进入紧张状态。我的大脑也已切换为高速运转的小马达,因为用老石的话来说,“我的课上,你就算弯腰系个鞋带,再抬头已经听不出个所以然,掌握不了一块知识点。”
她上课请人回答问题,从来都是发射“脑电波”和眼神交流。
我集中注意,她到哪,我的眼神便紧紧尾随其后。她看着我,唇角微扬,与我相对视三秒,我会意,以最简短的形式回答了问题。这时,老石便会毫不吝啬地露出两排牙,予我一个笑,迅速坐下。不做多余的肢体动作,不说多余的话,不耽搁每一分,每一秒。
石老师批改起试卷来,那可不是一个“快”字能形容到位的。
我曾几次目睹她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神速。我走上讲台交作业,却见她双手上下飞舞,红笔在卷上的勾叉似不曾停歇过,右手快速在纸面划过,还未将那人的名字看清,左手便把一张又一张的试卷送向看好的一堆中。她的眼神像钉子一般驻在卷子里,无暇顾及一切。手上的批改仍不停继续着,一叠叠试卷从她手中飞速而过。果断,坚定,不犹豫。
石老师的板书简洁明了,遒劲有力的粉笔字一行行书写下她的风格。
她不用教科书,背过身,粉笔执手,笔尖抵于黑板,强大的穿透力使书写时的粉笔灰纷纷扬扬飘下,落地生花。四道繁琐的题目在黑板上依次罗列,从左至右,有条不紊。她听着同学一口气报出的式子,信手写下,行云流水。不擦,不改,不乱,一目了然。重新转过身,粉笔头向盒中掷去,开始细说。
她行事,也同她的名字一般,如九天飞虹,一夜间跨越万水千山,在万物面前展现出她雷厉风行的个性。
【篇四: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
寻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寻找与探索的脚步。原始人,寻找生存的法则;古人寻找诗律的平仄韵味;今人,寻找星辰和大海的奥秘……而我,也在寻找一样看不见的东西。
一次英语演讲竞赛,我被选中。紧锣密鼓地排练了一周后,我迎来了第一次彩排。一开始我还发音标准、流利,可当我眼神触到老师严肃的脸时,我这台机器似乎断了电,卡了壳。我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发音不标准?哪儿出了问题啊?我在那短短的几秒钟内泌出一头冷汗。直到老师两眉微微一拧,我才从遐想中返回现实。我结巴着说完了演讲稿,不消说,演讲失败。“你觉得你这次演讲能得几分?”我报了一个很低的分数。“还算有自知之明。”我不敢想象我的演讲如此失败,也不敢直视老师那尖锐的眼神。
为了让演讲变得丰满,我换了一遍又一遍更高深的词,结果是我不会读半个章节。我心神不宁地上了床,祈祷着明天给我一个清醒的头脑,可眼睛却久久不能闭合,满脑子都是我在众目睽睽下出丑的样子。我要寻找什么?是书籍吗?是语法吗?是什么呢?
第二次彩排,指导我的老师换了。我十分胆怯地背出了稿子,去寻找她的目光时,我找到了鼓励!“你不需要那么奢华的措词,你的发音很准,你需要更加自信。”她的眼神都在笑,我仿佛知道了我要找的东西在哪。
演讲当天,报到我名字时,我不慌张,长舒一口气,微笑着走上了舞台。我依然面对着聚光灯下一张张陌生的脸。不过这一次,我不畏惧,很自然。话筒放下,我听到了掌声雷动。
我要寻找的东西,叫做自信,他不在别的地方,他深埋在我的心底。
【篇五:一个难忘的眼神】
微风轻轻拂过树梢,蓝天映衬下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我怀着自信走进班级。今天有一场模拟考试。
考试铃响,我飞快地浏览一遍试卷后,环顾四周,一些同学正被题难得抓耳挠腮。我淡定地拿起了笔,教室里很安静,只有钟表的滴滴嗒嗒声陪伴着我们。望着卷子上简单的题一道一道被我“消灭”,我的脸上闪过了一抹得意。转眼间,卷子只剩最后一道题了。
风大了起来,吹得树叶四处飞散。太阳藏进了绵软的白云,我的心情也如此时的天空般阴暗,那道题,我不会做。
望着刚才还抓耳挠腮的同学一个一个交卷离开,我拿着笔的手开始微微颤抖。我惊慌地环顾四周,看到窗外好朋友注视着我的目光。这眼神有如拨开乌云的清风,使我心中又能照进灿烂的阳光,我慢慢恢复了平静。
我静静地做着那道题,每当我失去自信感到惊慌时,就能感觉到窗外射进的那束目光,它有如温暖的阳光洒在我身上,给我无限的惬意与力量。思路终于慢慢被我“挖掘”出来,我浸在那温暖的“阳光”下,写出了完美的答案。
走出教室的一刹那,我看到阳光明媚的操场,光刺得我微微眯上了眼。恍惚间,看到她走过来。我迎着她的目光跑去,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她的眼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微风轻轻拂过摇曳的树梢,也拂过我们绽放着笑容的脸颊;蓝天映衬着沙沙作响的树叶,也映衬着她那个让我难忘的眼神。
【篇六:那爱的眼神】
风吹起了蛰伏的发梢
阳光将岁月的影子拉得修长
您的眼神,我经年不忘
一生短短长长,相逢自思量
有母爱相伴,余生皆是欢喜
母爱的目光是一艘小船,带着我遨游知识的海洋;母爱的目光是一个神奇的路标,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母爱的目光像红绿灯,有时鼓励,有时警告。
期末考试快到了,我的妈妈和老师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的考前战备状态。妈妈总对我喋喋不休,每天听写生字单词,老师带我们反复做卷纸。可我却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是杞人忧天,不就是一次考试吗?用得着这么紧张吗?切!
一天上午,我们考了一张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心不在焉的我一边答卷,一边想着中午是吃盖饭,还是吃汉堡。我草率地把卷纸答完,还没检查就交了卷,忙着去打饭。到了下午,考试分数出来了。“What!”我竟然只得了八十七分!这下完了,放学回去,家里将不可避免地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满心的懊悔之中夹杂着一丝恐惧。忽然,有一个绝妙的主意在我的脑海里闪过——“对呀”,我向前桌借了一瓶涂改液,把液体涂抹在数字”八”上,干了之后,再用同一个品牌的红笔在上面写上了“九”——八十七分瞬间就变成了九十七分。估计这个分数我妈妈应该还是能满意的。
放学了,我忐忑不安地把卷纸递给妈妈,吞吞吐吐地说:“我,我考了九十七,七分!”妈妈神情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就去取车了。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一言不发,明明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今天却觉得格外漫长,车厢里凝重的气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心里面,自责和悔恨交织着。终于到家了,不想再掩盖事实的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主动“自首”了。说完真相后,我低着头,等待着暴风骤雨的来临。我本以为妈妈会斥责我,可是没有想到,妈妈只是把我的脸抬起来,温柔地望着我,那眼神是几分警示,几分告诫,竟然还有几分赞许。不,更多的是关爱。接着,妈妈便给我讲解错题。我悬着的心落了地,又被温暖包围着。
妈妈,感谢您在我无助时伸出的手,更感谢您在我犯错时,及时制止我的眼神,使我回归正途,勇往直前。妈妈,愿您一生平安顺遂,让我一直被您爱的目光所包围。
【篇七:母亲的念叨】
窗外,月光如水,如同母亲的目光一样温柔。
母亲总爱念叨。
我去上学时,母亲就念念叨叨。她一边帮我收拾东西,一边不停地念叨:校牌戴了吗?水杯带了吗?纸巾带了吗……还有一大堆注意事项。从前的我总是很不爱听,随便丢下几句“知道了”便用力把门甩上,留下母亲一个人用那双落寞的眼神望着门,轻轻叹息。后来,父亲告诉我,母亲老跟他念叨我从不说一声“再见”再走。
吃饭前,母亲总爱坐在我面前看着我,微微笑,一双眼睛弯成月牙儿。有时也会像小姑娘一样,给我看她新发明的菜系,催促我快洗手,快来尝尝。母亲就一脸期待地坐在桌边,让我快吃她的新菜,再等着我的一句肯定。那时候,她总是笑吟吟地看着我,唠叨着“好吃就多吃一点!”。
每天放学回家,母亲特别爱听我讲学校里的事,问东问西。她一双好奇的眼睛望着我,透着满满的渴望。我就细细地跟她讲,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谁和谁发生了什么趣事……听到有趣处母亲会哈哈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催着我快讲下去。
母亲没什么文化,有时我就会教她一些知识,她便敏感起来,总是不爱听,像小孩子一样皱着眉毛,一脸不开心,再拿一种“我不听”的眼神看着我。可有一次我听到她在煮饭的时候竟磕磕绊绊地背着《望庐山瀑布》。
时光飞逝,我的学业越来越匆忙,陪伴母亲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母亲同我欢乐,同我大笑的时光也渐渐少去。我心疼她,心疼她的劳累,心疼她的繁忙,心疼她漂亮的双眸变得浑浊,心疼她不能再天天哈哈大笑。
时光改变了母亲的容颜,但她温柔的眼神与重复的念叨一直未变。
窗外,月光如水。
【篇八:与姥爷相伴的日子】
在漫天盖地的烟雾中,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穿着朴素的衣服,坐在木椅上,双手紧握着斧头,肌肉暴起。随着一阵风声和“咔嚓”的声音,那位老人面前的木柴被利刃劈开,他把木柴扔进一旁的火炉里,不知从口袋中掏出什么来,低头津津有味的看着。
那位老人,便是我的姥爷(山东对外公的称呼)。
我在九岁左右回了一趟老家,推开门,在烟雾中寻出一条道后,看到的便是姥爷劈柴的样子。我冲向姥爷,扑了上去,一把将姥爷抱住。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木渣。
他赶忙把手里的东西往兜里一塞,咧开嘴看着我,说:“墨涵,回来了啊。”说罢便用他船浆般大而粗糙的手将我抱起来。那时的我和他,除了皮肤比较黑,和都是光头外,别的都不像。姥爷比起前几年他进城的时候显得有点瘦削,灰头土脸。我一点都认不出来他了。那时的我,天天被宠,自然是不太喜欢姥爷身上被烟火熏的味道,于是我挣扎出姥爷的拥抱,直冲向屋里去了,留下姥爷有些发呆的站在院子里。
那时,天色已晚,我想着“这还是不是我姥爷”入眠了。
第二天六点钟左右,姥爷坐在我的床边,拿他的手指敲击着我的脑门。虽然醒来的时候睡眼朦胧,但是一看到姥爷,我一下子从床上蹦了下来,还差点摔着,姥爷不会又烧了半天的柴火了吧?
姥爷笑道:“嘿,小家伙还挺精神哈,要不要跟俺一起去一趟地里?“我虽然对他这么早叫我起来有些生气,可一想到要去田野里撒欢,我还是答应了。
他又把我抱起来,搂在怀里,开着二蹦子(一种三轮车)去田里了。
姥爷一下到地里,便着迷般的穿梭在菜田中。我坐在田埂上一会看看姥爷,一会玩玩身边的花,一转眼,两个小时就过去了。阳光照在姥爷黝黑的皮肤上,感觉他的皮肤像铁一样,他的背像钢板一样,汗珠顺着他拱起的背流了下来,留下的痕迹像一条条透明的丝线,汗珠又滴在地里,这一条条的丝似乎围在一起,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姥爷罩地里,永远走不出来;又像一条条的绳子,将姥爷系在田中,永远也脱离不开。
突然,想起姥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一旦下田,下一天就得下一个月,下一个月就得下一年,下一年就得下一辈子了“。我不由得有些害怕,怕自己以后会跟姥爷一样,当一辈子农民。
在我发愣的时候,姥爷从后面走来,坐在我的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本诗集,我这才明白,姥爷竟是个爱读书的人,那天在厨房里他塞进兜里的原来是这本诗集。他翻来翻去将书放在我面前,说:”你看啊,“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小时候学习好,从1年级跳到5年级,可我再努力也不行,家里太穷了。你现在生活在大城市,条件好,可得好好学习。”
说完,他把书放下,看着远方。我低下头,看了看身边那朵花,娇小,美丽,还有早晨的露珠在花瓣上面,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之后几日,不知是不是因为姥爷的话,我一下子把作业做完了。然后一直陪着姥爷,读书,种地,如朋友一样。
走的那一天,我看着姥爷,他还是笑着,拿着一本书,我看着姥爷包含着爱和鼓励的眼神,和那天在田里的一样的眼神,我突然明白,我是姥爷的远方,我是姥爷的希望。
从那以后,在我学习累了想放弃时,总会想起姥爷的微笑,鼓励的眼神和那段和姥爷相伴的日子。
【篇九:由一道题引发的矛盾】
一天,第三节课下课,我正为下节语文课的小考复习,这时我的好朋友找我批数学卷。
我短暂地犹豫了一下,答应并接过了卷子,当我批到他的卷子时,我不禁笑了出来:“哈?这题选A你咋写了个①?”随后我划了一个叉,他凑过来一看,也尴尬地笑了笑,说:“那,那你帮我改过来。”我抬头看看他说:“那可不行,错了就是错了,下次看仔细点就好了。”他着急了:“不差这一道题,你看其它的我都全对,再说数学老师看到了该说我了。”他说罢见我仍不为所动,想抽走卷子,被我一下扑住,他没有办法,便在我面前把我的卷子也划了一个叉,我还是固执不肯改,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后来我批完了我手里的卷子,递给了他,装作生气地样子,说:“你愿意改就改吧,亏我帮你批卷子。”我说罢,上课铃也响了,我就回到了座位上。
上第四节的语文课时,老师讲课间突然就点到了他的名字,叫他提高注意力。我向他那里看去,他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眼神里带了些忧愁与伤感,我心里暗暗惭愧,是不是因为我和他生气,他就当真了?影响到他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了。怎么办?怎么办?这节课的知识可复杂着呢,他要是听不好……我想办法暗示他,便多次发言,可每次再看他,也还是那样子。我更加自责了,想直接叫他,可又不敢当着语文老师的面,弄得我也是“一个大脑两边用”。
正当我计穷之时,语文老师和外面的老师谈话去了。这个时候,我和他几乎同时看向对方,我们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好像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彼此的歉意与原谅。我们彼此心领神会,后半节课,我们都积极发言,静下心来。
最后,我们因这一道题产生了矛盾,却也因这一道题,坚固了我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篇十:十年后的我】
十年后的我,二十二岁,在世界某个角落漂泊着。泯然众生,我不过一届凡人,不过一粒尘埃。
也许在某个下午,睡眼昏花却已夕阳迟暮。我眼神呆滞且空洞,抱着沙发,依然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模样啊。看着斜阳一点一点的落下,再看看手机无人拨打的电话,也许会有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我,为什么如此颓丧呢……
也许那时候是合租生活吧。
“你醒了啊。”朋友拿着刚送到的外卖,毫无热情地说道。不知为什么,这时候诱人的饭香味也点燃不了我的兴致。
“你吃吧,我不饿。”我说完又躺下,呆呆的望着天花板。朋友看着我,不禁发出无声的叹息。
“好歹吃点儿好吃的啊。”她用略微抱怨的语气恳求我不要这样浑噩下去,吃点东西也好。诶?这句话,怎么这样熟悉呢……我思绪回到了以前,还是一个傲娇的小女孩。那时候,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却是那么的纯真啊。当年幼稚的挑食,唉,也成了温馨的回忆呢。
“爸爸妈妈做的饭菜哪里不好吃了,你告诉我们呐。挑食也别不吃饭,好歹吃点儿好吃的啊。”那是爸妈求我吃饭的场景,那眼神中所含的深情,竟然被我记到了现在。现在想,便是后悔莫及——当年捧着给我我都不要的东西,现在却是求之不得,只有日复一日的外卖充斥着头脑、凑合着生活。
“嘿,你怎么了?”朋友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依然望着天花板,一言不发。“还吃吗?冬天饭凉的快,趁热吃啊。”她说。“好吧。”我勉强在嘴里满是不情愿的蹦出两个字,从床上爬起来,坐到桌子前,想着往事。啪嗒,筷子掉落。怎么回事,筷子都拿不稳了……头好痛。我捡起来后,朋友难以置信的盯了我一会儿,神情中流露出焦急。
“你真的没事吗?”她问道,是质问,却更是关怀。我摇摇头,故作镇定,继续吃饭。她大概知道我最近状态不好了,却也做不了什么。冬日的傍晚,最后一点余晖,落下、消逝。我再也没有心情吃饭,便和她直说。“你感到过阳光败给阴霾吗?你…怕我有一天突然离开这个世界吗,我感觉我好不配哦。”说完,我眸中便充满了泪水。也不知什么时候我便开始如此抑郁……
“你不想为了一些在乎你的人努力了吗?”她问。我思索了一会儿,抬头望着她。“你父母不想看到你现在的样子吧。再说,还有我呢。我会陪你默默忧愁到凌晨呢。”她一边说着,笑容绽开——这便是世上最温暖的光啊。
忽然,来了一条短信——是妈妈的。“累了别忍着不哭。”这就像一切都被点亮,让我顿时泪如雨下。我知道二十二岁不该如此颓丧的,好吧,为了他们,为了报答他们为我拨开阴霾,我不会再浑浑噩噩下去。天空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感谢所有在乎我的人,我——为了你们,会努力的。
十年真的是不可预测的啊……为了一丝色彩,为了那一点光,不要放弃,你,身后还有那么多人,眼前还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