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记戊戌奇事】
时隔一百二十年,又是戊戌,一百二十年前是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而这回,虽没有那么高的立意,但也是一桩奇事。
一声令下,为保护鸡蛋的激辩开始了,怎样才能让鸡蛋从二楼掉下去不碎呢?这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组内分成了“保守派“与“激进派”。激进派主张采用“热气球”煮鸡蛋等先进方法,但“保守派”是我们的执政党,于是鸡蛋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了起来。
与此同时,再看其他人,有人呐喊,有人彷徨,有人还在看小说,好似要将故事新编,有人凝望着远方,好似思念故乡,有人看着窗外的野草……
再回来,我们组的蛋已经变成要塞里的蛋了,再把蛋放进鞋盒里,把外套包住鞋盒(我和另外两位同学献出了外套),继而把外套放进书包里,拿纸巾包住书包受力层。
大功告成,我飞速地跑下楼后,包已经落下来,到了老谭手上。
上文有误,不是里三层外三层,是里四层外四层。
当那最后一层被打开时,一楼爆发出没那么强烈但却真实而有力量的欢呼声。
“我们成功了”!
以鸡蛋撞地球,无疑于以卵击石,但团结的力量,集思广益方可以卵击石不裂。人不可胜天,但未必不能打个平手。
更加重要的是:成功后未必是成功,失败后未必是失败,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比站在原地好。激进意味着风险,保守更加脚踏实地。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这次就要“勤而思之,慎而行之”。
戊戌作此文,以用自省,自省前不必先等一穷二白,防范于未然。以卵击石,人可胜命,命由己握,以行为证……
【篇二:记戊戌奇事】
一年里,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味道,当然就是过年的味道。
年味是黑暗里绽放的烟火,是家人在手机里抢出来的红包,是和家人在一起吃丰富餐点的团圆……年味有苦有甜,所谓的苦是“苦中甜”。
在守岁那一晚,进入初中的我,即使是在寒假也要学习,不睡午觉,当然很正常,熬过学习,又要面临熬夜的痛苦,眼前的我,早已是疲惫不堪,眼珠里有几条明显的血丝,眼皮也像负着“千斤”不听使唤地往下垂。
还有九分钟、八分钟、七分钟……每分每秒都是那样的艰辛,最后一秒,我仿佛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从疲惫中猛然起劲,本来早就想休息,但不知什么力量让我为此奋斗,我已经很累、很累了,但心里总涌出一股甘甜,这是我第一个完完整整的守岁。
一大早我就醒了,这并不是以往妈妈的声音唤醒我的,而是早餐里饺子的香味,这种独特的香味,恐怕只有在过年才闻得到,家里的饺子生而不同,无论从它的皮的厚度,形状,显然没有市场里的那么好看,但经过奶奶的揉捏,皮柔软且富有弹性,口感不用说,香味也是更胜一筹啊!它散发出一种迷人而令人难忘的味道,这正是饺子里的年味。
在饭桌上,亲人们热烈地讨论菜肴,他们总认为城市里的大米没家里的香、没家里的好。在我看来,米就是米,没有什么不一样,真正不一样的是一起吃的人不一样,只有过年,家人们的欢笑、亲情、友爱……许多包含爱的东西使米粒丰富饱满,香甜可口。这正是家人们的团圆感染了它们。
“年味”不仅用于此,动物身上也有年味,我们家的看门狗很听话。不在过年时,村里许多人都在外地工作,村里没多少人,看门狗也没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威风,一到过年,大家都回来了,一有其他家的人从我们家门前经过,看门狗就会大声吼叫,为我们过年又增添了一些乐趣,令家人们刮目相看,小狗的好处也少不了,它还很聪明,只要与它相处几天,它对熟人都很温顺,一个劲地往我身上蹭,想引我和它一起玩耍。年就要过完了,它好像知道,我们要走了,早上我一起床,它就用力地摇动它的尾巴跟在我身边,与我形影不离;吃饭时用它黑溜溜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给我一块吧,给我一块吃!”。我心里也是依依不舍,回忆起与它的酸甜苦辣,多亏了它在,使我这个年过得更是有滋味。
年,最重要的因素是家人团聚在一起,即使过年中有些味道是苦的,能够用享受的心情去面对,久而久之也会尝到甜头。
今年,看门狗、饺子、亲人口里的大米、守岁组成了我戊戌狗年的独特味道,年味渐渐离我而去,我期盼着明年的味道!
【篇三:记戊戌奇事】
难以想象,今天,美好的中秋节,我是从作业开始的。
手中的笔几乎没停过,因为大脑的高速运转而产生轻微缺氧的感觉。我从未这么疯狂地写作业了,并不是因为要完成的内容太多,而是不想占用丝毫,夜晚的时间。
每年中秋节晚上,我们都会在姥姥家度过;而我,也就终于能与那亲爱的弟弟见一次面了。我们幼时曾是形影不离,而现在,随着学业的日益加重,见面的机会与玩耍的时长越来越少了。今晚这难得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
推开门,他已经到了。他也已经是初中生,我不禁再一次感叹“逝者如斯”。
我们在院落里,翘首望着天空,云朵十分浓厚,月亮整晚都不见踪影,这让我们的心情也略显低落。
月饼从来都是中秋的主角。记得去年,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手中拿着自己的一小块月饼,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也同样期待今年的这场欢宴。
切好了月饼,坐在一处的却没有超过三个人。我等着,发着呆等着。
片刻后,想到今晚还未与弟弟好好聊聊,便开始我们的交谈,妈妈却在这时叫我,“我们该回去了。”
我愣了愣,问道:“不吃月饼了吗?”
“我们吃过了,拿上你的,该走了。”
我如梦初醒,设法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那让我和弟弟再聊一会儿吧,就十分钟好吗?”我央求着。
“不行,外面正在修路,我们得赶公交回家。”
于是,必须离开了,我跟弟弟道别,说“国庆见”,却又忽然觉得耳熟,细想来,我们上一次分别,挺长一段时间前,我也曾说过“下周再见”。
恍恍惚惚回到家里,我才发现自己手中一直捏着一小块月饼,边角已被碰掉些许。望着它,不禁泪眼迷蒙。看不见月光再让人失落,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复杂的离别程度啊。
日后的生活,定不会变得轻松,谁能断言,我们何时还能有一次真正美好的团圆呢?
千里共赏一月,固然是极富诗意的安慰,而无论月光何在,无论眼前景色如何,与家人团聚在一起,难道不是最令人向往的中秋吗?
我不觉想起了那个关于中秋的美丽神话,月亮不过是无奈之中的思想寄托,而思念,才是人们所渴求团圆的美好情感,才是中秋真正的意义所在。
【篇四:记戊戌奇事】
难以想象,今天,美好的中秋节,我是从作业开始的。
手中的笔几乎没停过,因为大脑的高速运转而产生轻微缺氧的感觉。我从未这么疯狂地写作业了,并不是因为要完成的内容太多,而是不想占用丝毫,夜晚的时间。
每年中秋节晚上,我们都会在姥姥家度过;而我,也就终于能与那亲爱的弟弟见一次面了。我们幼时曾是形影不离,而现在,随着学业的日益加重,见面的机会与玩耍的时长越来越少了。今晚这难得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
推开门,他已经到了。他也已经是初中生,我不禁再一次感叹“逝者如斯”。
我们在院落里,翘首望着天空,云朵十分浓厚,月亮整晚都不见踪影,这让我们的心情也略显低落。
月饼从来都是中秋的主角。记得去年,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手中拿着自己的一小块月饼,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也同样期待今年的这场欢宴。
切好了月饼,坐在一处的却没有超过三个人。我等着,发着呆等着。
片刻后,想到今晚还未与弟弟好好聊聊,便开始我们的交谈,妈妈却在这时叫我,“我们该回去了。”
我愣了愣,问道:“不吃月饼了吗?”
“我们吃过了,拿上你的,该走了。”
我如梦初醒,设法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那让我和弟弟再聊一会儿吧,就十分钟好吗?”我央求着。
“不行,外面正在修路,我们得赶公交回家。”
于是,必须离开了,我跟弟弟道别,说“国庆见”,却又忽然觉得耳熟,细想来,我们上一次分别,挺长一段时间前,我也曾说过“下周再见”。
恍恍惚惚回到家里,我才发现自己手中一直捏着一小块月饼,边角已被碰掉些许。望着它,不禁泪眼迷蒙。看不见月光再让人失落,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复杂的离别程度啊。
日后的生活,定不会变得轻松,谁能断言,我们何时还能有一次真正美好的团圆呢?
千里共赏一月,固然是极富诗意的安慰,而无论月光何在,无论眼前景色如何,与家人团聚在一起,难道不是最令人向往的中秋吗?
我不觉想起了那个关于中秋的美丽神话,月亮不过是无奈之中的思想寄托,而思念,才是人们所渴求团圆的美好情感,才是中秋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