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好奇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众所周知,从现象到本质是人们对事物的普遍认知规律。同理,发现一个真理的过程也要从它的表面现象入手,而好奇心是驱使我们从表面的现象引发思考,从而思考,来探索真理的本质,所以好奇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詹天佑小时候对事物就有强烈的好奇心,经常拆卸家中的闹钟,后被清政府优选为公费赴美学童。学成归国后,创新设计京张“人”字形铁路,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十五世纪之前,人们只知道亚欧非三大洲的存在。于是,一些思想先进的欧洲人便引发好奇心,难道除了亚欧非三大洲就没有其它大洲吗?
就这样,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掀起了。1487年,迪亚士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到达好望角。1492年8月意大利人哥伦布相信地圆说,他认为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了印度西海岸。一条从海上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被开辟。1519年8月,麦哲伦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太平洋,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试想,如果四位航海家没有好奇心,各大洲的文明怎么会交融?世界又岂能连为一个整体?地圆说的观念更不会确立。
好奇心是科学创造的源泉的开始。牛顿因为被苹果砸到头而引发好奇,苹果为什么没有飞,从而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奠定了近代力学和微积分的基础;门捷列夫因为有好奇心,研究元素规律,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屠呦呦因为承担国家的责任和有研制出治疗疟疾新药的好奇心,经过190次的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有想使水稻增产的好奇心,从而发明了高产杂交水稻;道尔顿因为对袜子的颜色有好奇心,深入研究发现自己和弟弟是色盲,从而发表了著名的《论色盲》……
如今,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好奇心是最大的功臣。没有好奇心,人类可能还处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时期。那样的话,人类文明会是多么落后与愚昧,我们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
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曾说过:“很多人说我是伟大,很有毅力什么的,其实,我就是特别好奇,好奇得上瘾”。不管我们是不是伟人,或者是普通人,拥有一颗好奇心是必须要有的。不固步自封,要敢于冲破禁锢思想的枷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才能深入探索,发现事物的规律,从而发现真理。无数事实使我们始终坚信,拥有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灵才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篇二:发现自身的缺点】
在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就像是天生的批判家或是评论家,总是善于发现他人的缺点,并且毫不留情面的指责出来。可是他们自身的错误却鲜有发现。
伊索寓言里说: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直装别人的恶行,而另一支装自己的。可是他把那只装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胸前。而把另一只挂在了身后。因此,人们总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可是自己的却瞧不见。所以人们才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而忽视自身的缺点。
就如材料给的一样那个妇人明明是自己的窗子脏了,却总是说对面的太太洗衣服不干净。其实现实中这种事发生的也不少,就如同我以前的一个同学,她总喜欢说我的这不对那也不对,在她眼里我浑身都像是缺点。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了,就回了一句:“你能不能不说我,你说我之前先考虑一下自己好不好?”我本以为她听了我这句话会反思一下自己,可是她却又说:“我这是在帮助你发现自身缺点啊,对不对?”在那一瞬间,我竟然无言以对。但无奈,她也没做错什么,也就算了。
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人类而言,我们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我们自己。就像一些话说的,要想打败别人,得先要打败你自己。我们需要善于发现自身的缺点,而不是一昧的指责他人,也许你是在帮助他,但也有可能会让他更加的讨厌你。为什么古代忠臣难为而奸臣得道?就是因为没有人会愿意一直听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即使是一位圣人。
所以不管怎么说,对他人的善意提醒还不如自己去改进自身。萧伯纳以幽默著称,在他年轻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是他却很少有朋友愿意和他在一起。他找了原因很久才发现,他总是以他的幽默来讽刺他的朋友,所以他的朋友才远离了他。于是,他将自己的幽默用到写作上面,最终成为一个大作家
发现自身的缺点会让自己能攀高峰,发现自身的缺点会让自己能过低谷,发现自身的缺点能让自己不畏艰险,发现自身的缺点能让自己勇往直前。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改进,让我们自己更加完美,让我们自己更加优秀。
【篇三:奇妙的发现】
在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奇妙的发现,虽然这个发现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是特别的奇妙,但是当时的我们感觉很是奇妙,当时的内心都有一种想要告诉全世界的冲动在里面。
那一节是课外活动,因为学校的学习生活很是枯燥,所以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课外活动,让我们劳逸结合,不要太累了,我们几个小伙伴每次都在一起玩耍,可是在玩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发现,我们看着草在乱动,一开始我们以为是风刮的,当时的风也是特别的大,我们一开始就没怎么关系,可是到后来,我们越看越不像,仔细往前一看,居然是一直老鼠,我们赶忙胡跑,可是有一个人却说这不是老鼠,但是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他的胆子是我们这里面最大的,他用手拿起来,我们都吓的特别的厉害,最后我们一起拿着去找老师,当老师看见的时候,也是特别的不舒服,你们抓着刺猬干什么,我们第一时间听到的是“刺猬”,我们很是不理解,最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刺猬,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走到草坪里面,让他回归大自然的生活。
这是我小时候的发现,也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奇妙的发现,更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发现。
【篇四:我的一个发现】
生活中惊奇的事情很多,需要人们那双明亮的眼睛,与那双勤劳的双手去探索,去实验。这些发现可能让人欢喜,可能让人惊讶,又可能让人失望。而我也有一个让人惊讶的发现,不信,来听一听吧!
那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正面临着蚊子一波接一波的扫荡,弄得我许久都睡不着,于是,我就站了起来,使劲抖,想把它给抖下来。没想到身上的蚊子还在拼命地吸食着我的血液。我顿时疑惑重重,蚊子怎么会没有掉下来呢?于是,我开始动起手来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我抓来了五只蚊子,然后把它们的小脚拿起来仔细观察。我发现每只脚上都有一个吸盘状的皮。我想,是不是就是它们的存在才使蚊子不会掉呢?说干就干,我第一个小实验就是把三只蚊子的小脚取下来,随之放飞。于是,我观察到它始终在天上飞,好不容易吸在墙上,却又立马掉了下来。第二个小实验我把剩下的两只蚊子的脚取下一部分,然后再放飞它们,它们还是吸不住。
通过这个小实验说明蚊子脚上有吸盘。为了更加确定这个实验结果。我又查阅了各种书本资料,更加证明了蚊子的确脚上有吸盘。
这个发现让我惊讶,我相信你们也有一些小发现,你们能够告诉我吗?
【篇五:我的发现】
今天早上,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我竟然考了97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急忙把数学考卷改好,并把它藏好。
回到家后,我发现家里没人,于是,我跑去大厅,原来,妈妈和姐姐在聊天,姐姐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弟弟考了几分呢?”妈妈亲切地说:“我也不知道,老师没有发微信告诉我。”话音刚落,妈妈就走了,姐姐走出来的时候发现了我,就问:“你考了几分?”
我笑眯眯地说:“97分。”这真是让姐姐大吃一惊,她带我去见妈妈,妈妈一见到我就问:“你考了几分?”我开心地说:“97分。”妈妈不信,非要让我把试卷拿给她看。我给她看完后,她果然大吃一惊地说:“这怎么可能,你平时都是考80几的。”
我得意地说:“没想到吧!”妈妈高兴地说:“真是我的乖宝贝,真聪明!”我害羞地说:“这没有什么!”
其实,我心里就像踩上了云朵一样激动。我这才发现,我其实也蛮聪明的,只是以前太不用心了。
【篇六:我发现了蚂蚁搬家的秘密】
两年前我发现了蚂蚁搬家的奥秘。那时,我经常抓一些小动物回来。
有一天放了学回家看见几只小蚂蚁在飞快的‘奔跑’着,一下子就不见了身影。我仔细地观察,过来一会儿,才看见路旁有一个洞。它们是不是跑到洞里面去了,我蹲下身子在小洞前静静的守候着。‘有两只小蚂蚁’从洞里浩浩荡荡地走出来……它们好像很着急似的。我想这么多的蚂蚁好像在搬家,它们认为要发生什么事了吗?我猛一抬头,天空中的乌云密布,要下雨了,我马上往家跑,到了家就想起了蚂蚁它们会不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淹死,我便拿起雨伞向小洞跑去,到了小洞,我发现它们都转移到了高地,蚂蚁怎么会知道要下雨了,难道它们都是预言吗?我心中充满了疑惑。我再去一次小洞探个究竟。那天,我提前看了天气预报,知道会有一场大雨,我一到洞旁蚂蚁正在搬家。我一回家查了资料,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在下雨的时候蚂蚁的家很闷,再加上蚂蚁对家里的温度变化非常的敏感。我无意中发现了蚂蚁搬家这个奥秘可真有趣,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留心观察每一件事,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