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仪芙蓉不染尘】
碧波荡漾因莲的洁美而发生一派清流韵味,小河露角,红白交融,花的挺立,香的萦绕,色的渲染,让污泥沉默在鱼儿的嬉笑中,让乌云退去色泽留下光与影的交织。一池荷塘几株芙蓉,用唯美的自己帮助世人,发现碧海蓝天下更多的美。
古人常训诫自己“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由此看来人们一直崇尚要先做好自己。如若伯乐不修有一双慧眼,骈死槽枥间的马驹何有千里之名?我们不仅要拥有一双“慧眼”,还要拥有一颗洁净的心。
世俗之人常以自己偏狭之眼把乌鸦看作不吉祥的鸟,认为它乌黑的羽毛划过天空即是一道丑陋的裂痕,它的鸣叫在月黑之夜抖落一树晨霜,留下荻秋说不尽的萧索。种种不快人意的特征让人们对它嗤之以鼻,水墨点染的青峰碧水画只有莺与鹭的倩影,没有那位画匠会去做乌鸦的随笔。但是有人看到乌鸟反哺,情意深重,在案前写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肺腑之作;有人看到乌鹊乘风归去,风姿绰约,吟出“乌鹊南飞,何枝可依”的不朽篇章。
乌鸦能够洁身自好,虽然不曾身披彩凤化作浪迹云端比翼的凤鸟,但是它有一颗洁净的心,反哺的真情,搏击苍穹的豪迈,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阐释自己的美。
人们总是沉溺于城市夜晚那迷离不定的色彩,殊不知,踏在乡村泥土上的脚旁正有一棵怒放的紫罗兰,人们总怪身边的他和她带给自己怎样的烦恼或忧伤,却不知道闯入他人世界的自己又是何等的不如人意。如果我们只是一直陈列在柜厨中的次品碗,就不要去轻易的否认青花瓷的美丽。
蒲公英的伟大境界在于它对漂泊的无怨无悔,因为它懂的漂泊的人生更具有意义。徐霞客漂泊在山川之间证明了自己,普希金漂泊在日与月的光辉间让自己化茧成蝶,居里夫人漂泊在科学的世界中让世界震惊。他们不安于本分,不求庸华的生活,我们能说他们是次品吗?相反,他们是“正品”!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不断发展。
我们心仪芙蓉不染尘,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因为它存在的意义证明了美的存在。
【篇二:心仪芙蓉不染尘】
苏格拉底说过,未曾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映射的内涵,放在我们生活之中,的确充满哲机与意味。放下我执心中的微尘,才能看到美妙的世界。
现实中,许多人似乎都非常忙碌,上班、升职、加薪、买房,生活中的烦屑琐事常常会令我们心生疲惫,我们会抱怨,我们会痛苦,仿佛在那指针下流淌的时光,变成了一把夺命的刃,逼迫得我们不断向前方奔跑着,于是,月的阴晴圆缺再与我们无关,鸟语花香也似乎只存在于书本中。你说,这世界是不是变了,变得冰冷残酷、不近人情。其实,这世界一直未曾改变,真正在改变的是我们的心境,所以,找个空闲的时间,去观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静下心来,侧耳倾听自己的心跳与脉搏向你吐纳的心迹,放下那沉重的包袱在夕阳下沏一壶茶,坐在长椅上,慢慢审视那身后大片被忽略的时光与风景,你沉闷的坏天气,才会一点点散去,成为一片可以驱散阴霾的太阳。
审视自我,检视生活,你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抛弃偏见。你才能在乡野之中遇见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你才会在前路坎坷时,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桃花源。你才能在身逢绝境时,处于坐怀不乱的境地。亦或,你会看到在田坎悠然放牛的牧童。正确的审视自我,就像是一场手术,将自己心中那微渺的病毒清除干净,驱走身心上的雾霾,我们也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当你觉得脚下的路变得异常艰难时,适时的回到自己的原点,回顾走过的路途,认真地审视自己,是否真正在循着心迹行走。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被影响的可能,也许一个决定,就有着将你推送至深渊黑暗的可能,审视自己的行为,探察自己的初心,才会能让一个人,在当下,在未来,走的相对长远些。
经常洗心,常常审视自己,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让我们微薄的生命个体,得以丰满。爱因斯坦,在刚开始时用宇宙常数建立相对论体系,结果被证明为错误,他并没有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而是审视自我,坦承了自己的错误,虽然犯错是不光荣的,但勇于检视自我亦是值得我们敬重的。而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未能真正审视自己的人,他们对于自身解读不够,一味注重前行的方向,反倒令后世的人唾弃。一代奸臣秦桧,在利益与权势面前迷失自己,最终留下了千古骂名,秦桧亦是没有做到审视自我,一味地放大自己心中的恶念,最终被后世唾弃的恶果。人之初,性本善,善念不会一直存在,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反省、审视自己,在审视中,我们狭隘的眼光会变得温暖与长远,我们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逐渐消失,对待人事也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像一个在黑夜里走了太久的人,审视自我,就像一条指向光明的大道,接纳它对于我们的作用,才会令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历史在岸,我们这些处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的确应当慢下来,审视我们的匆匆过往,也许它只是一缕缕微弱的光芒,但在我们正确的引导下,它必将成为汇聚光芒的太阳。
经常洗心,不使染尘,在这茫茫人海中,在这浩瀚星海里,用那检视的目光布下自己的经,在这沉淀岁月里定下自己的纬,我们的心与身必将同这伟大时代,一起见证灿烂,共沐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