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等待】
那天的阳光柔软,天蓝若海。洇出一缕缕金色光线,温暖的气息洋溢在空气中,我只穿一件单衣便蹦蹦跳跳出了门,身后传来妈妈的喊声:“多穿点啊!晚上冷……”而我不以为然,天色这么好,怎么会冷呢?
傍晚时分,天幕灰暗,阴云聚拢,遮住了阳光,天色说变就变,不一会竟掉起了雨点。坐上校车,雨淅淅沥沥没有停的迹象,雨滴打在车窗上留成一串串银线,发出噼啪的响声。雨滴溅到地上,水坑荡起一圈圈的波纹,雨越下越大,温度渐渐转凉,即使在校车上也能感受到那冰冷的气息。由于下雨,校车晚点了,我不禁在内心狠狠地谴责自己,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多穿点?
接近站点,透过雨幕,远远便能望见一个人,举着一把醒目的伞在站台旁,踮起脚,探出身子望着车来的方向。随着车的不断行进,视野越来越清晰,我不禁鼻子一酸,那正是妈妈,她焦急的踱着步,怀中抱着我的棉袄,她的脚踝处已被溅上许多污点,也不知等了我多久,她看到车来了,眼中惊喜显露无遗,急忙赶到车旁。我刚一下车,就被棉袄裹住,同时头顶被一把伞罩住。妈妈拉住我的手,并且帮我拢了拢衣服,感受到妈妈的手冰冷的温度,我回握住她的手,想把我的温暖传递给她。她愣了一下,急忙说:“我不冷,我不冷。就是在这儿站太长时间了,倒是你,让你穿衣服你不听,冻着了吧……”听着妈妈的絮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从心底暖至全身。月光熟稔着,步调踏碎那些阴云,上演着零乱的舞蹈,你的眸中浅浅浮上了琥珀色的薄纱,温柔做了底子,温暖勾勒出丝丝缕缕的金光,在水晶般的瞳孔中闪烁。路灯下,你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在月光下镀了层银色的边。等待与被等待是幸福的,是甜蜜的。
犹记得,傍晚回家时屋里溢满的饭香;犹记得,补课班下课时,后座上放好的暖宝;犹记得,半夜写作业时,桌旁一杯热腾腾的牛奶;犹记得……
耳畔,琴声绕绕。等待与被等待,爱在层层叠加。人生,或风雪,或荆棘,我想,彼此用心相伴,彼此等待,都会化为暖暖的阳光,染在微挑的嘴角,一路高歌,一路奔跑……
【篇二:等待那个夏天】
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那么我愿意一直等下去,无论是一年,抑或是一生。
——题记
我一直都在等待着那个夏天的降临,因为那个夏天埋藏了太多关于我的记忆。我想看一下,过往的画面到承载了我多少的欢笑与泪水。
那个夏天,我好像很喜欢在街上闲逛,看风穿越整个城市,穿越每棵繁茂的树。然后挑选一个夏日午后,在翠绿的树叶上记着点点思绪,把那个夏天的记忆刻在这一刻,几个轮回后化成地壳里的秘密。
我想我一直都在近乎绝望的等待,因为那个夏天已被某样东西带走,已不可能再回来。可我却愿意这样执迷不悟地等下去,我希望有一天奇迹会出现,我知道,这个奇迹就像天地合为一体这样的渺茫。马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偶尔有人会停下来对我微笑,灿若桃花,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总会空荡荡地难过。
我知道我一直活在等待中,每天都在等待,朋友说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傻瓜。郭敬明说生活就像一个梦,有时候我们沉溺在梦中不愿醒来。我们在梦中哭了笑了难过了开心了,当梦醒了,我们又开始另一个梦。那些不愿意从梦里走出的人,就永远活在回忆中。这个时候,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朋友那“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傻瓜”的观点。是吧,那个被树叶与阳光点缀的夏天只是我的一个不肯走出的梦境。因为我一直在等待那个夏天的再次降监,忽视了其他季节的美丽,不能领会其他季节的困惑,错过太多,失去太多。悲哀?感伤?抑或后悔?
现在看来,一切都太触目惊心了,惟有现在重新开始,一个翠绿的开始。
【篇三:叶片上的等待】
在泥土上放上几片粉嫩的多肉叶子,静静的看着它们,说不定哪天,他们的芽儿会从叶根上长出来,说不定它们能变得很大很大。
它们只是翘着叶尖,躺在泥土中央,在阳光下面,露出一丝丝的饱满与美丽。又撒下几颗绿豆种子,回到房中等待着,等待着它们发芽。在一旁沏起一杯藏红花茶,用笔尖将茶香尽数捉住,然后吸入肺中,轻轻用手指拨弄着山地玫瑰的花瓣。再放上一本书,等待,静静地等待。几片叶子被嘴馋的小鸟带走,几株发芽的绿豆却被冻死。
我只剩下了最后一片叶子,等待,等待着它发芽,用雪菊的芳香将它滋养。可整整一个冬天,它就是不发芽。看完的书已经搁得仿佛一座小山,原本满满的一罐藏红花也只剩下了几根,很随意地在罐子底部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就连它的叶子也开始一点一点的变黄,我继续等待,等待着它的小芽从它的叶片根部钻出来,盼着它长得很大很大。将那些已经几乎能背下来的诗句再一次于眼前过目,反复的研读,都快要嚼烂了,但我依旧等下去……
终于有一天,它的叶片根部抽出了一根粉红色的小丝,我慌忙的给它浇水,它越长越大。第二根,第三根,长出了一片粉嫩的叶子。最后,那一片大的叶子已经近乎凋零,它的根已经在泥土里扎得很深很深。但我还是泡上一杯茶,拿出一本刚买的书,坐在椅子上看着它,看着它,等待着它慢慢长大。
又是一批新的绿豆发芽,但它却长得好慢好慢,还是一杯茶、一本书。我要一直等着,盼着,保护着它,整日守在它身边,以至于馋嘴的鸟儿不会打它的主意。
我要一直等它,直到,它长得很大很大……
【篇四:从《等待戈多》中窥见未来】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等待,但我们等待的不是依赖,而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题记
“你在干什么?”“我在等待戈多。”“他什么时候回来?”“我是在等待我的戈多,可我却真的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两位年轻人,依靠在树下,进行着无聊的对话,等待着戈多的到来,可是戈多到底是谁呢,我也不知道。
《等待戈多》这是一部由贝克特创作的荒诞剧,它可谓是荒诞剧的传奇。虽然它的语言平实,情节无聊,但是贝克特却用这部戏剧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底层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一个人活在世上,心中总是有一个盼头的,这也许就是我们心中的戈多吧。正因为有了戈多,我们的生活才有了动力;正因为有了戈多我们的生活才富有激情;正因为有了戈多,我们的生活才有希望。可是,等待戈多的过程却是很漫长,索然乏味的。
我想,这也许和我们现在的情形一样吧,中考快要来临,而我们的成绩却与心中学校的标准大相径庭,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在初四的下学期,我们每天都坐在课桌前,在题海中遨游;每天都在辛苦劳累,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我们都在操场上不停奔跑,挥洒着自己的汗水。每天都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漫长,于是,有的人便开始怨天尤人,想要放弃了。可我却不能放弃,我不能辜负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不能辜负父母的殷切希望,我不能辜负自己的汗水,我更不能辜负我自己的青春!这便是我苦苦坚持的动力,这也许就是我心中的戈多吧。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等待,可是等待的那个人永远也不会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戈多,就如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戈多,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戈多的到来;可是戈多何时能来,那无人关怀;人们的心中总是有所期待,期待戈多可以告诉他们生命应怎样才能够精彩,我们应如何度过自己的未来?人们都在等待着戈多的娓娓道来。
可我要告诉他们,生活虽然是一场等待,但是我们所要等待的不是依赖,而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的未来,需要我们自己来度过,不需要他人的知道,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精彩。
等待戈多,生命因为等待而精彩,请让我们撸起袖子,用双手去努力,守候我们心中的戈多,创造我们自己的未来。
教师点评:小作者从一部荒诞剧中窥见了未来,立意深远,文中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诉大家:等待戈多,用双手去努力,守候我们心中的戈多,创造我们自己的未来。
【篇五:等待亲情】
有人说,等待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选择,而我觉得等待是一种亲情的隔阂。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光都是在等待中度过的。等待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有: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卧薪尝胆是等待,守株待兔也是等待,而其结果却迥然不同。
曾经的我就有这样的经历:我的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一年最多也只能回来一两次。有一年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见到了阔别三年的我,而我却装作不认识他们,三年不见,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消失了。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盼望着他们回来,而到头来只是一场幻想。但他们偏偏在我选择忘记的时候出现。当我询问他们为什么抛弃我们,为什么不能多陪陪我们的时候,他们沉默了……
不仅是我,还有爷爷奶奶,他们难道就不想念自己的孩子们吗﹖
当初,在奶奶生病住院时他们都不曾露面,只选择寄钱过来,托周围的邻居帮忙照顾我们,他们可曾想过爷爷奶奶多么心寒,多么难过,多么期盼着他们回来。可是他们却连声问候都没有。他们可曾想过我们的感受?如果他们当时常回来看看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悲剧?
血的教训,像针一样刺痛我们的的心,为了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健康与幸福。作为家长和儿女的人们请务必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让留守的心不再孤独。
尊敬的子女、家长们,不管你们在外打工多么劳累,多们辛苦,请你们不要忘记,你们身后一直有一个身影在等待着你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