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我们去看海》有感】
所谓诗中有画,有意,有情,《我们去看海》正是有这三大特点,可谓是一本佳作。
《我们去看海》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金波,这本书以诗的形式来向我们展现他的奇妙之处。它里面完全是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这种诗歌体裁最早出现于中世纪欧洲普罗旺斯地区,是流行在民间的一种可以歌唱的小诗,十四行诗顾名思义,有十四行诗,前三小节都有四行,可第四小节却只有两行。
诗中的乡情在那《雨中的森林》,金波曾经看见过那雨中的森林是多么美丽。他的耳畔只有那小鸟的鸣叫、,那蛙噪声⋯⋯眼中的只有一棵棵大树、森林里的动物⋯⋯他的心中只有这个森林,这个家乡。他曾感觉走进童话世界般的森林变为了一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给你喜悦,森林里的万物在他眼中都是美的,可见他的心早已飘到了自己的家乡,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感情,让我们领悟到诗中有乡情。
诗中的友情是那巜我们去看海》,金波眼中的海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海风温和地吹过他们心中,耳边是那潮声澎湃,海也是他们的梦想,可见金波他们的梦想正如这海一样宽阔,无边。他们只记得在海中玩耍,而忘记了一切的烦恼,可见还带给他们的快乐是无限的。他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怀念儿时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其中的友情。
诗中的亲情在那《窗》,金波心中,平淡无奇的窗景是一本翻开的书,早晨写满阳光,夜晚写满星星。但他每天推开窗子看到天空时,心里的梦早已忘却,只有那蓝天。一面窗就可以让家人与家人之间变得更加友好,使每户家庭的眼睛。
诗中情可以让你忘却一切烦劳,是我们体会到诗中情是多么美好。
【篇二:我们为什么要画画】
热爱画画的人,其实是在用新视野新角度观察这个世界。我开始学习每天三五分钟画画就好,哪怕是简笔画;因为每天做题用脑过度,偶尔玩上画上几笔圈圈点点还能锻炼自己的右脑创造力和心性。从小我就喜欢画画,尤其喜欢在写日记的时候,在本子旁边画上几笔。包括从简单的数字字母涂鸦,到动画卡通人物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画画?尤其是通过双手,几张白纸,你可以画下你眼中心中的宇宙方圆。画画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如果给两人一张纸和一支笔,然后两人边讲边画的效果会好很多?
画画是新兴的一种文字。图像是具体的,文字是抽象的,大脑通过产生图像来完成短期长期的记忆的,文字也只是一种辅助大脑图像形成的工具罢了。人类还没发明文字的时候,是靠画图来进行交流表达。最开始的文字雏形也是象形文字。当我开始尝试用手绘的形式做笔记时,我发现记忆效果也是最好的。通绘画记忆大树,以及学习思维导图,是图文并茂的乐趣。
阅读一本书,听一段音乐,可以做下全书的手绘地图了。画画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学习的过程和学习心得。大家都知道思维导图的导师东尼博赞被誉为东方记忆之父,他说图像是最好的记忆方式,联想是大脑发散思维的表达。
现在有一种职业叫做“会议视觉呈现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大型的会场,在讲师演讲的同时,快速高效地把演讲内容的重点绘制成图形化的内容。
画画是一种内心情感表达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艺术。画画可以培养我们的视觉化思维,开发创造性思维。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有画画的能力,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会画画或者画不好,但是画画是非常容易上手的,它的元素非常简单:点、线和基本图形。运用画画的这几个元素,我们都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形象化世界。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尤其喜欢在写日记的时候,在本子旁边画上几笔。包括从简单的数字字母涂鸦,到动画卡通人物等。
【篇三:原来我们已经不是一个班了】
“喂……今天作业是什么?”
“你忘了吗?我们已经不是一个班了。”
“……”
“……”
“……哦”
“……嗯,挂了。”
记得,第一次和你见面是在楼梯间。那时候我们都还很小。我躲在妈妈的身后,手抓着妈妈的衣角,面色惶恐地看着你。而你,却倚靠在楼梯的把手旁,抱着肩膀。我从头到尾打量着你,看向你的眼睛时,你恰巧在看我,于是我们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自己。我立马低下头,脸正在发烫。妈妈和阿姨聊天。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到了你正笑着看我。那种笑不是微笑,是一边的嘴角微微向上翘,带有讽刺的笑,属于胜利者的笑。
你走了过来,伸出手揉捏着我发烫的脸,又揉乱我的头发。我鼓起双腮,拍掉那只爪子。
“你叫什么名字?”你把手背到后面,往后退了几步,居高临下地看着我。
我也毫不示弱,和你站到同样高度。奶声奶气地说:“墨上念!”
你又用手挑了挑我的下巴。我抓住那只为非作歹的爪子,带着一丝不满的语气问你:“你叫什么?”
“嘻,不告诉你。”
记得,自那次见面后,我便成了你的小跟班。成天跟着你跑来跑去。你总爱欺负我,摸我的脸。长得越大,你的头发也越长。长得越大,我们也越生疏了。偶尔碰见了,也只是微笑着点个头,擦肩而过。明明靠的那么近,为什么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好远,远得只能看见前方的一点黑影。
我试着向你靠近,所幸,你并没有继续走远。我走了好久,终于看清了你。正当我继续前进时,我们之间出现了一条大裂缝,越裂越大、深。你我只能往回跑,蓦然回首,我们已完全看不到对方了。我们像是站在悬崖,不停眺望着远方,却什么也看不到。
习惯了每天向你问作业,却未想到,原来我们已经不是一个班了啊。
【篇四:读《我们仨》有感】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书中涵义较深的一句话,也是给我感触颇多的一句话。思念是什么滋味呢?
思念是一抹清风,拂过心间,温柔的,凉凉的。思念是一杯咖啡,入口苦涩,却甘之如饴。思念是一折纸船,带着你我的期寄,飘向远方。
思念这样甜,却又这样苦,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美好时光,陪伴好我们的家人。如此,方能不负时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步踏入此书,似入迷雾幻境,仿佛迷路的孩子般,不知方向,又似是隔岸观花,愈想看个真切,却愈加朦胧,兜兜转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切开始步入正轨……
随杨绛女士沿着时光走到了她和钱先生初遇时,那时,他们风华正茂,一见倾心。就这样,俩人携手走上了共同生活的道路。后来,又喜得一女,钱瑗,开始了三人的生活。钱先生童心未泯,经常逗钱瑗,乐此不疲,一直到暮年仍是如此。人这一生不可能永远安逸,杨绛女士一家也是如此,他们经历了坎坷波折,但他们还是相扶相持的走过来了。后来的后来,钱瑗和钱先生都先她而去,独留杨女士一人静静地思念他们仨的共同时光。
每次读起此书,心中总有一股暖流划过,这书,就像那绿茶,平平淡淡,温温润润,却又给人强烈的震撼,那是家的温馨啊!所谓大师手笔,就是给人以灵魂的感召吧。
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无论喜悦的,还是带有淡淡哀愁的,都将成为我们今后最珍贵的回忆。毕竟,最美的长情是陪伴。
愿杨绛女士带着心中的思念,一路走下去。
【篇五:让我们张开臂膀吧——读《帮助,不需要理由》有感】
帮助就像一缕阳光,照亮黑暗的心:帮助就像一滴露珠,滋润干枯的土地:帮助就像蜡烛,照亮黑暗的地方。读了成儿的《帮助,不需要理由》后我就深受感触,作者说的:“这世上有太多的感动;这人间有太多的美好;这帮助,不需要理由。”不就是这样吗?
文中写到,星期天奶奶突发脑梗后,车刚在医院门口停下,保安就来了,“我”心想:这下完了,这里不能停车。可谁知保安过来,不仅十分关切,还微笑着带爸爸去借轮椅,为紧急就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另一件事是周六,“我”和爸爸走在大街上,一位妇女趴在地上,摩托车压在她的身上,爸爸二话不说,一个箭步冲上去和书店老板将摩托车抬到一旁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对啊,有些人拍碰瓷,但是碰瓷的人并不多,因此不必害怕,不要怕被别人讹诈就像文章中的父亲和书店老板二话不说,就前去帮助别人,这就是一种好的社会风尚,好的品质,或许素不相识或许有一面之缘,更别说好朋友,只要别人有困难,我们为什么不去帮助他们呢?为什么会奋不顾身的伸出援助之手?
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只要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这世界充满了爱,人们会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满,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快乐幸福,当然,被帮助的人也会对你感激不尽。因此,当我们遇见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立即过去帮助他们,当你想他们或许是碰瓷的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想他们也许是你的家人、朋友、知己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还会犹豫吗?你还会怀疑对方吗?当然不会。
互帮互助,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去帮助他们吧。帮助,其实并不需要理由,让我们张开臂膀,去迎接美好的未来吧!